以落实八项规定开启作风建设新征程

作者: 时间:2013-04-02 点击数:

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王怀臣

中央政治局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十项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改进作风的具体要求。这些举措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了群众衷心拥护。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是促进作风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号令已经发出,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坚决打好作风建设的攻坚战、持久战,塑造干部队伍的新面貌,开启作风建设的新征程。

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提升作风建设的新高度

站在新的起点推进作风建设,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扫除破坏干部队伍形象的不正之风,坚决治理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顽症痼疾,大力倡导高位求进、务实创新、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清风正气,不断把作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

坚决克服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大力倡导高位求进精神。高位求进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体现着一种负重前行、顽强拼搏的良好作风,体现着一种奋发有为、勇创一流的争先意识。近年来,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各级干部必须坚决克服小进则满、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确立敢与强者比、敢与高者攀、敢同快者赛的思想,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干劲,始终保持追赶跨越的发展态势,锁定目标、苦干实干,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决打破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大力倡导务实创新精神。当前,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摆在各级党员干部面前。要更好地担负起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任,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建立纠错容错、澄清保护、教育挽救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干事创业行为,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坚决纠正庸懒散奢的不良风气,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精神。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清醒地认识到四川富民强省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我们没有任何条件和理由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狠刹铺张浪费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控制公用经费支出。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用在支持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改善民生上。

坚决查处腐化堕落的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廉洁奉公精神。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也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各级党员干部要对党纪国法始终怀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敬畏心态,决不逾越“红线”,自觉做到清白为官、干净干事,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筑牢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防线,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秉公用权、依法行政,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始终坚持领导带头,树立作风建设的新标尺

好的作风是抓出来的,也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用模范行动带出来的。加强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领导干部坚决不做,从而树立作风建设的标杆,形成表率和示范效应。

强化大局意识,在狠抓落实中比拼作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重要的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大局而谋,为大局而干,全力以赴、快速高效地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雷厉风行地抓好落实,把工作往深里想、往细里做、往实里干。对重大项目、关键环节,一定要挂在心上、抓在手上、盯住不放,细致研究部署、亲自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百倍的信心和坚韧的毅力开创新局面。

强化公仆意识,在服务群众中锤炼作风。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群众意识,时刻摆正个人与群众的“鱼水”关系,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认真检查各项民生工作的落实情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项一项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强化服务意识,在优化环境中改进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职责,把思想和精力全部投入到推动工作上,努力赢得发展主动。要坚决纠正和抵制各种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彻底杜绝“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针对“不花钱、不请客、不送礼就不办事”的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效能问责,着力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

探索完善长效机制,务求作风建设的新成效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用好的机制营造好的环境,用好的规矩打造好的作风。

完善作风建设的教育引导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不断建立和完善政治业务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考核评价等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多层次、全方位建立警示教育体系,依托各级法纪教育基地和党校(行政学院)等,采取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学习讨论典型案例教材等方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能力。

强化作风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坚持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责任考核和追究力度,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好地担负起作风建设方面的组织领导责任,确保事事有安排、件件有人抓。各级各部门的领导班子要明确分工,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部门齐抓共管的作风建设推动机制。

创新作风建设的社会评价机制。作风建设的成效以及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广大群众是最权威的评判者。要把作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量化考核、民主评议,全面接受群众监督。把社会评价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勤政廉政、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党员干部选拔上来,形成良好用人导向,从根本上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健全作风建设的监督问责机制。强化监督问责,是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要进一步拓宽作风建设监督途径,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逐步形成管用、到位的监督机制。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积极推广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微博问政等,既管好干部的工作,又管好干部的思想;既管好干部的日常活动,又管好干部的“八小时之外”。

责编:纪委监审处

版权所有© 云南艺术学院    滇ICP备05001258号

网站访问量: